1 电影里虚晃一枪的下体特写是大家争议很久的话题,觉得跟ELI OSKAR的感情本质有关,但是我看电影时,就已经在为这个小演员的性别迷惑了半天,无疑导演就是刻意找一个中性的小演员,穿的衣服又很明显是女孩子的衣 服。是男是女无关大局,人鬼之恋已经超越性别界限。小说里说ELI是个阉人什么的,如果导演真要“明确”地表达这一点,大可加一个2秒的特写,一条缝合的伤痕,但是没有。模糊拉个时间很短的近景,就是设个圈套,告诉大家ELI的性别是模糊的,反正肯定没有小JJ就是了。
2 不认为OSKAR是下一个供血人的说法. 片子里原著中的大叔是恋童癖,而且ELI的出现让大叔放弃了自杀,大叔供血给ELI应该带有感恩的成份.
3.导演在imdb上回应影迷“Eli和Oscar确实是相爱的”.
ELI 是爱OSKAR的,电影里艾莉每一次杀人,都直接或间接和奥斯卡有关。导演的讲述是诗意而内敛的,借助不同程度的血腥画面,表达艾 莉的想法和感情。从拼好的魔方,到专属于两个人的摩斯密码,从署名“爱你的”,到“非常非常爱你的”,从让奥斯卡快走,到把置他于死地的那个高年级生撕成 五六块,从倔强的那句“我不会和你做朋友的”到那个长达十几秒的缠绵的吻,艾莉对奥斯卡的感情越来越深。
4.始终觉得这部电影主题就是 孤独与爱 .电影里不论大人小孩,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孤独
5.我想,类似这种怪物或异类和凡人之间的爱情为 什么那么多人喜欢,尤其女生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塑造了许多女生心里憧憬着的“爱你胜过全世界”的理想 lover的形象:一个充满力量、英俊或丑陋(通常都是英俊),却本性善良的男人,受过很多伤,被世人误解,被迫向全世界宣战,杀人如麻伤痕累累暴跳如 雷,但却可以为自己心爱的女人献出生命,类似这样轰轰烈烈的爱情在现实里很少发生,但我们有做梦的权利,最重要的是,电影这玩意儿,拍起来像真的,其实是 假的;想起来是假的,那种感受却是无比真实的,所以拍电影和看电影的人,愿意花很多时间在电影里找寻,虽然我们都知道电影不是真的,但仍然愿意相信,并在 享受这一切的时候,能够由衷地感到快乐。
文章为转载 此文作者:韩寒
1:不幸中的万幸,听说大楼在装修阶段,希望不要有人员伤亡。
2:最重要的也是容易纠缠的一个问题是,这个烟花究竟是老百姓放的,还是央视元宵晚会之后自己放的,相关部门一定要给一个公正的答案。不搪塞,不推卸,不栽赃。
3:烟花爆竹的燃放一定要注意安全。
4:此楼一直被说是央视裤衩下的鸡鸡,现在央视自己把鸡鸡给烧了,这样的自宫行为,彻底的符合了央视身为全球第一大太监媒体的形象。的确,央视暂时还不配有鸡鸡。
5:第一时间,我打开电视,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,央视很镇定,情绪很稳定,在不停的播放澳大利亚的火灾。
6:如果央视的新闻联播在那时候开始,主持人播报完情况,镜头可以直接摇向窗外再摇回来,成为史上第一个无剪切新闻。
7:我告诉我朋友,看网站上的新闻,火灾了。朋友打开一看说胡说,根本没有新闻。
8:我一看,果然都没了,原来是圣旨到——“各网,中央电视台新大楼北配楼发生火灾相关报道,请各网站只用新华社通稿,不发图片,视频,不做深度报道,只放国内新闻区,关闭跟帖,自然滚动,博客论坛不置顶,不推荐。
9:我们就是这样大事化小,小事化无。财产损失就损失吧,反正纳税人的钱不是烧了就是吃了,横竖总是个浪费,只是希望元宵佳节,楼里的施工人员,消防人员可以平安回家。尤其是消防员,每次在火灾或者车祸现场看见他们,觉得他们还是非常可敬的。
10:至于央视,真是没有想到,一个永远在讲真话的媒体,居然会遭受这个创伤,上天无眼。